摘要

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厦门同安湾海域开展猩红筒星珊瑚(Tubastraea coccinea)移植试验。样品采自福鼎台山列岛海域,共移植样品11个。利用XR-620 CTD+Tu型温盐深浊度剖面仪和游标卡尺等工具,逐月观测移植珊瑚的存活、形态、生长,以及海水温度、盐度、浊度等生态影响因子,分析珊瑚生长、存活与生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该海域海水温度15.27~30.11℃,盐度21.98~30.35,浊度2.91~50.31 FTU;水温和浊度的变化并未引起珊瑚白化、死亡;暴雨时入海径流量增大导致海水盐度显著降低,当盐度降至28以下时珊瑚开始出现白化,持续低盐状态一段时间后,珊瑚严重白化直至死亡。移植试验观测期间,猩红筒星珊瑚平均生长速度约8.2 mm/a。同安湾附着类海洋生物种类多且丰富,试验期间移植珊瑚样品上附着大量藻类、贝类等生物,抑制珊瑚正常生长,严重时导致珊瑚死亡。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因盐度和附着生物等原因,猩红筒星珊瑚不能在同安湾海域正常存活和生长。

  • 单位
    福建海洋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