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法,对1961—2021年发表的关于蒙医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1961—2021年发表的论文2908篇,其中以汉文发表的论文1743篇,占59.94;以蒙古语发表的论文1165篇,占40.06%。从文献“赫依”“希拉”“巴达干”分布及“赫依”“希拉”“巴达干”被翻译的名词术语论文的分布及其占总文献的分布来看,“赫依”被翻译成两种版本,分别是“赫依”和“赫易”;“希拉”被翻译成四种版本,分别是“希拉”“希日”“协日”和“协拉”;“巴达干”被翻译成三种版本,分别是“巴达干”“巴达甘”和“痰元”。但以“赫依”“希拉”“巴达干”为翻译版本发表的论文最多,可见“赫依”“希拉”“巴达干”的翻译版本最受蒙医学者的认可。发表最多的是“赫依”相关文献,共1314篇;发表最少的是“巴达干”相关文献,共701篇。发表的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国蒙医药(蒙)》《蒙医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论文作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作者单位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占11.76%)和内蒙古医科大学(占8.98%)为主,医疗单位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占10.97%)和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占8.67%)为主。论文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占46.42%)和理论研究(占44.22%)上。建议在研究蒙医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的时候,与现代医学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根”,对于普及蒙医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