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按照传统观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立足于证据批判方法和档案原则之上的真相诉求。记忆的兴起使得有必要对学术性历史的表述框架——特别是时间性与空间性框架,以及学术性历史的政治性与伦理性层面进行反思。当民族取代了旧的王朝政权架构与宗教史架构,几乎成了学术性历史的天然空间架构时,历史的时间性架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80年代记忆研究的兴起与民族史的衰落有关。对于"历史伤口"的认知是"现时论"的重要成分,前提是需要一种非消失性的时间观念,其能够解释持续性。学术性历史需要反思自身的政治性与道德性投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