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表演,在戏曲、文明戏带来的表演传统中不断突破,一方面继承了戏剧表演的基因,另一方面又努力寻求银幕表演自身的特点,逐渐从滑稽、夸张的表演转变为自然化、生活化的表演。孙瑜的电影化手法,使得其无声电影中的表演既能贴近演员本色,又塑造出一系列被他称为“理想人物”的银幕形象。这类人物形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兼具乐观和抵抗精神,本文通过自然和健美的身体展示、细微处表情和动作的重复、编接中的连贯表演三个维度探求其影片如何在演员与角色统一的过程中形塑“理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