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主产区域栽培麦冬的起源,分析栽培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麦冬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浙麦冬和川麦冬的栽培型和野生型群体为材料,应用SRAP及I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SRAP和ISSR这2种分子标记得到的结果高度一致,多态性比率(PPB)分别为76.06%和76.87%。麦冬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比群体内的遗传分化高,基于SRAP和ISSR标记得到的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Ht)分别为0.3066和0.3167,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分别为0.0022和0.0023。麦冬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而非群体内,并且群体内的基因流动较弱,SRAP和ISSR标记得到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均高于0.99,而群体间基因流(Nm)均低于0.01。栽培和野生的道地产区的4个川、浙麦冬群体和浙江部分地市的野生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在0.59以上。结论:麦冬群体间遗传多样性丰富,而栽培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群体间;相比四川的野生麦冬,栽培川麦冬与浙江的野生麦冬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