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结直肠憩室病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 易被忽视;但其并发症如憩室炎、憩室出血甚至憩室穿孔对患者危害极大。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憩室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以为临床诊治憩室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CT、肠镜、消化道造影或经手术证实的结直肠憩室病5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排除伴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性药物者、伴有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者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析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治疗方案以及转归。结肠憩室炎分级参照世界急诊外科学学会(WSES)制定的标准分为5级, 0级为单纯性憩室炎;1~4级为复杂性憩室炎。结果 554例结直肠憩室病患者中, 男性358例(64.6%), 中位年龄63岁。191例(34.5%)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其中113例(20.4%)慢性便秘和腹胀, 78例(14.1%)为慢性腹泻和腹痛。有406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发现, 465例经CT检查发现, 25例经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 3例为术中发现。其中多发憩室339例(61.2%), 单发憩室215例(38.8%)。病变位于结肠424例(76.5%), 其中升结肠者205例(37.0%);结直肠多部位118例(21.3%), 直肠12例(2.2%)。憩室直径中位数7 mm, 其中≥30 mm者78例(14.1%)。49例(8.8%)表现为急性憩室炎, 其中13例为单纯性, 36例为复杂性。36例复杂性憩室炎中, 男性29例(80.6%), 发病前反复发作腹痛伴发热27例(75.0%);9例并发乙状结肠穿孔, 8例并发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憩室膀胱瘘, 均予以手术治疗;另有19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其中男性18例, 病变位于升结肠者11例;1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4例内镜下止血, 2例手术。结论结直肠憩室病以男性多见, CT和结肠镜为主要诊断方法。复杂结肠憩室炎的症状与憩室位置有关, 除采取对症措施外,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