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柳条边外历任驻防将军或副都统都十分重视城垣、衙署和官房的修葺。边外驻防城镇修葺时间多为官员任职交替之际,建筑材料因地取材极易腐烂且水路运往所需时间较长,修葺过程中各驻防镇间相互援助,共享资源,军民合筑。修缮费用来源多样,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税收、出租官房收入、储备银、口粮银和商业银。清政府对参与修缮活动的八旗兵丁给予折银补偿或免纳贡赋的补贴。驻防城镇修葺遵循特事特办、因时因地制宜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