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上海市宝山区气象因素对媒介伊蚊密度指数的滞后性影响,为当地登革热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2019年4-10月宝山区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累计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对媒介伊蚊密度指数的滞后效应。结果对帐诱指数的滞后效应上,日最低气温较高时,效应强度峰值较早出现在0~2 d,气温较低时,效应强度峰值较晚出现在20~30 d;对停落指数的滞后效应上,日平均气温较高时,效应强度峰值较早出现在0~5 d,气温较低时,效应强度峰值较晚出现在25~30 d;对布雷图指数的滞后效应上,日平均气温较高时,滞后效应强度峰值出现在最开始,气温较低时,效应强度峰值出现在5~10 d;对诱蚊诱卵指数的滞后效应上,日平均气温较高时,效应强度峰值较早出现在0~3 d,气温较低时,效应强度峰值较晚出现在15~30 d。结论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等气象因素对于上海市宝山区伊蚊密度存在滞后效应,高温、高湿、较高或较低风速,可加快伊蚊密度滞后效应峰值的出现,结果提示基于气象因素可预测伊蚊密度变化。

  • 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