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哪吒与宝玉的异同,可以见证传统对人的设计及文明的自我突破。哪吒与宝玉皆有父母之生与天地之生。哪吒的两种"生"在"破纣辅周"目标上达成一致,哪吒以牺牲及还债之法,完成"父父子子"的纲常要求,其个人意志在这一过程渐趋于无。《封神演义》写出了中国式的、以圆满结局淹没人之自身的悲剧,这是更普遍存在的世俗悲剧。宝玉的"归彼大荒",超越父母之生与天地之生的限制,以"有情"见识大美,这是《红楼梦》之"自然"哲学的精髓所在。曹雪芹对"有""无""自然"的独特想象与书写,与老庄的有无观、自然观相映成趣。借助美与有情的自然,《红楼梦》实现了文明的自我突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