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后殖民研究的传承(英文)

作者:佳亚特里·C.斯皮瓦克
来源: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 4(03): 409-427.
DOI:10.19857/j.cnki.ICL.20214301

摘要

本文指出殖民主义理论中的独立概念是由与普通民众毫无接触的阶级群体提出的。由这一群体强制推行的民主制度因此极其脆弱而倾向于分崩离析,更为古老的前殖民结构乘虚而入,从而使政体进一步瓦解。印度的后殖民主义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文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推进针对广大选民的全面教育,尽管目前还只能视其为一种梦想。文章接着探讨了塔拉勒·阿萨德的《世俗的翻译》一书:阿萨德将人类学田野调查作为深入接触他者的一种有效方式,更将每场古兰经的诵读升华为翻译。本文将这一升华过程同认识论联系起来,并将其解读为超越学科视角的人文实践。这里提供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以底层和精英阶层为目标,推行想象行动主义的全面教育。本文紧接着引用了笔者在大阪被授予"日本京都奖"后所作的一篇演讲——演讲认为,翻译是一种实践活动而非仅仅是一种方便沟通的手段。文末借爱德华·格里桑和加里·奥基希洛之口试读了历史的"混杂性",并倡议从民族主义的语言思维到群岛思维的转变:我们逐渐理解世界是一个岛屿;而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类比,意识到我们皆身处语言的孤岛之上,漂泊在踪迹的海洋之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