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增敏药物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符合放疗指征的癌症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放疗组、增敏1组、增敏2组及增敏3组,每组各30例,放疗组行常规放射治疗,增敏1组在放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硝基咪唑类药物,增敏2组在放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环氧化酶2型抑制类药物,增敏3组在放疗组的基础上给予HIF1型抑制类药物。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血清C反应蛋白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增敏3组临床治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93.33%;增敏2组临床治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73.33%;增敏1组临床治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80.00%;放疗组临床治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60.00%;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敏3组临床疗效优于放疗组与增敏2组(P<0.01),增敏1组临床疗效优于放疗组(P<0.05)。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增敏1组、增敏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敏2组一般不良反应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放疗组(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CRP和CEA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敏3组CRP和CEA表达水平最低,放疗组显著高于各增敏组(P<0.01),增敏2组明显高于增敏3组(P<0.05)。随访1年后,各组QLQ-C3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敏各组QLQ-C30评分显著高于放疗组(P<0.01),增敏2组明显低于增敏3组(P<0.05)。结论放疗联合增敏药物可有效提高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
-
单位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 娄底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