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实验以小鼠胚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胎肝(fetalliver,FL)以及小鼠骨髓(bonemarrow,BM)为研究对象,研究各阶段造血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c-kit的表达变化和部位迁移,以及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造血部位来源c-ki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胚胎10.5天(embryonic10.5,E10.5)、E11.5的AGM区,E12.5、E14.5、E16.5、E18的FL以及BM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中c-kit+细胞的比例。用磁珠分选法分离E10.5AGM区、E14.5FL以及BM来源c-kit+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小鼠E14.5FL基质细胞。建立体外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比较不同来源的c-kit+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集落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相对于BM,E10.5AGM区和E12.5FL中c-kit+细胞比例较高。进行体外培养,AGM区来源c-ki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潜能,而FL、BM来源的c-kit+细胞在体外培养中更容易分化;AGM区和FL来源的c-kit+细胞比BM来源的c-kit+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具有更强的趋化迁移能力。集落形成能力方面,AGM区来源c-kit+细胞具有较强形成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的能力;FL、BM来源c-kit+细胞则能形成更多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以上结果表明,和FL、BM来源的c-kit+细胞相比,AGM区来源c-kit+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多系分化潜能以及趋化迁移能力,在未来可能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