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20年中国的但丁知识

作者:马强才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3, 43(05): 53-59.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23.05.008

摘要

在晚清民国间的西学东渐大潮中,意大利文豪但丁的相关知识被译介进入中国。就传播方式和时代关怀来看,学人引述、教材条目和报刊新闻等,所言但丁知识的内容有所区别。围绕《新民丛报》,部分渴望新民建国的学人,肯定但丁提倡使用民族语言从而促进现代意大利国家出现的功绩,希望通过介绍其事迹来启迪国人关注本民族文化的保存。这实为一种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的眼光,而仅有部分学人重视但丁的文艺贡献。辛亥革命以后,人们重视学术文化的建设,逐步转向关注但丁作品的文艺价值,惊叹《神曲》等作品呈现出的丰富想象力,展现出文学经典传播过程与时代接收语境之间的互动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辛亥前后但丁知识来源途径有别,最初学人多由日本接收而来,用作论著的引证,后来随着欧美留学生回国,相关知识多直接取自西语著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