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经验,探讨其最佳治疗时机及应用原则。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PTS介入治疗共102例患者,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组49例(主要为2014年以前病例);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组53例,其中跨髋关节支架20例。采用Villalta评分、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随访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单纯球囊扩张组治疗次数为2~3次,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组治疗次数仅1次,出院时患者临床症状逐步改善,下肢水肿减轻直至消失,下肢溃疡面逐步愈合。两组患者术后Villalta评分较术前均逐步降低,单纯球囊扩张组平均降低8.76分,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组平均降低9.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间3~72个月,在随访时间3~6个月时,有102例(100%)患者获得随访,在随访时间6~72个月时,有53例(51.96%)患者获得随访。彩超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随访结果:髂静脉再狭窄23例,其中单纯球囊扩张组19例(通畅率为61.22%),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组4例(通畅率为9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球囊扩张+支架治疗下肢PTS可以获得满意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与技术成功率及支架通畅率直接相关,支架的远期通畅性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