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斑马鱼造血缺陷突变体的正向遗传学筛选研究

作者:戴朝霞; 霍中军; 颜广; 刘靖; 王鹍; 温宗华; 陈英华; 刘伟; 黄志斌; 马宁; 陈小辉; 罗伟豪; 赵颖; 樊淑; 黄红辉; 温子龙; 张文清
来源:2010·第一届斑马鱼学术研讨会, 中国浙江杭州, 2010-04-16.

摘要

目的:化学遗传学方法筛选并初步鉴定获得不同造血缺陷表型的斑马鱼突变体。方法:乙基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诱导雄性斑马鱼突变(founder),将其与AB野生型雌性斑马鱼交配产生F1代,源自不同founder的F1杂交产生F2家族,F2代同家族内自交所产生的F3代胚胎分别以βe7为探针的整体原位杂交实验(WISH)标记胚胎期珠蛋白基因进行红系造血缺陷突变体筛选、以中性红(neutral red,NR)活体标注巨噬细胞和苏丹黑B(Sudan black B,SB)活体标注中性粒细胞进行髓系造血缺陷突变体筛选,并根据所筛选到的突变体的不同造血过程缺陷表型分原始造血、造血干细胞和定向造血三个不同时间段进行初步分类研究。其中,22hpfβe7检测原始红系、36hpfc-myb检测造血干细胞、3.0dpf时用O-dianisidine对原始造血阶段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3.5dpf时的NR和SB分别对原始造血阶段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测、5.0dpf rag7检测定向淋系、5.0dpfβe7验证定向红系、5.0dpf/yc检测定向造血的髓系。结果:在350个F2家系中配种筛选了1424对鱼,共获得23个突变体。经过初步鉴定,其中12个为红系特异性造血缺陷,2个为红系和淋系造血缺陷,2个为头部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缺陷,1个为头部小胶质细胞和VDA区巨噬细胞同时缺陷,5个为中性粒细胞缺陷,1个为红系和髓系造血同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