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复制兔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两组经股动脉置入6 F动脉鞘,模型组将自制的兔自体动脉血栓经指引导管注入肠系膜上动脉进行栓塞,血管造影证实栓塞成功后2 h开腹观察腹腔肠管情况,行伊文思蓝染色,染色后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只进行股动脉置管并行相应伊文思蓝染色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1)栓塞后2 h剖腹探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栓塞肠管色泽变暗红,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对照组肠管颜色鲜红,肠蠕动正常。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表明,模型组栓塞肠管未着色。病理结果提示,模型组栓塞动脉供应区域肠管肠黏膜充血、局部区域出血,伴炎症细胞浸润,多数区域发生肠黏膜梗死;对照组肠管全蓝染色,无肠黏膜梗死。(2)D-2聚体、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在术前、术后1和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的D-2聚体水平高于术前,而术后2 h低于术后1 h(P<0.05)。术后1和2 h的CK水平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1 h与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可成功复制兔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模型,该实验方法可控性好,成功率较高,能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
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