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父母参与成为家庭教育法律政策关注点和社会热门话题。搜集近十年我国父母参与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29篇定量研究,其中包含了34个独立效应量,共26834名中小学生。采用元分析发现:父母参与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有中等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父母参与中的情感期待和亲子沟通比直接的学业指导更为有效,行为监管和家校合作对学业成绩的作用十分微弱;父母参与对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受调节变量的影响,在学段、学科、学生身份和成绩评价工具上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几点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执行工具,增加父母参与的频率;通过学校指导和项目干预,提升父母参与的质量;进行纵向追踪和实验研究,发出父母参与研究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