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棉花赘芽和边心对源库活性的调节作用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简化整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5年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地,选用鲁棉研28号品种,设计去赘芽、打边心和去赘芽+打边心3个处理,以不去赘芽不打边心为对照(CK),调查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棉花源库大小及活性、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与CK相比,去赘芽和打边心的3个处理在棉花生育后期可以维持较高LAI(Leaf area index)和干物质积累量,库/源比较高;在棉花生育中期,叶"源"中IAA(Indoleacetic acid)含量和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较高,ABA(Abscisic acid)含量较低;从铃"库"来看,伏前桃和伏桃的棉籽中IAA含量和SOD活性较高,ABA含量较低,而伏前桃和伏桃的纤维表现正好与棉籽相反;去赘芽、打边心和去赘芽+打边心处理的皮棉单产分别提高4.43%、5.17%和9.31%,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去边心对产量的效应大于去赘芽,且两者具有累加效应;去赘芽和打边心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打边心能稳定增加纯收入,但去赘芽减收,去赘芽+打边心增效不够稳定。【结论】棉花去赘芽和打边心总体上能协调源库关系,提高源库活性,可以增产但不显著,效益也不够理想。因此,在棉花规模化生产时,可以采用简化整枝,即不去赘芽、不打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