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3D虚拟与仿真技术辅助经皮微创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中山南朗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外侧“L”形切口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采用3D虚拟与仿真技术微创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置钉参数与实际值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间载距突平均置钉数、螺钉分布、准确率、置钉用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足功能Maryland评分,并收集数据,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总置钉数、平均置钉数、准确率、每钉置钉时间、每组置钉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评分以及足功能Maryland总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3D虚拟与仿真技术辅助经皮微创治疗SandersII、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提升置钉质量和生物力学稳定性,改善患者的足功能恢复效果,但是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无法完全恢复骨折前的结构以及解剖学形态,另外图像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需进一步提升技术支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