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婆婆纳(Veronica didyma)抗黑色素瘤活性部位及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CCK8法评价了婆婆纳乙醇提取物4个萃取部位(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乙醇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和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使用植物化学方法和技术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结果表明:(1)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PPNE)较其他样品有更好抑制B16细胞和A375细胞增殖的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177 mg·mL-1(B16)、2.826 mg·mL-1(A375)。(2)从活性部位PPNE中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即对羟基苯甲醛(1)、胡黄连苷II(2)、isoscutellarein 7-O-(6?-oacetyl)-β-allopyranosyl (1?→2″)-β-glucopyranoside(3)、3′-hydroxyl-4′-O-methylisoscutellarein 7-O-[6?-O-acetyl-β-D-al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4)、 6-O-veratroylcatalposide (5)、 veronicoside (6)、isoscutellarein 4′-methyl ether 7-O-(6?-O-acetyl)-ballopyranosyl (1?→2″)-β-glucopyranoside(7)。(3)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HPLC分析结果显示这7个化合物是PPNE的较大量成分。(4)除化合物1外,其余6个单体化合物均有较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该文首次报道了化合物3、4、7的抗黑色素瘤活性。综上认为,婆婆纳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PPNE)为其抗黑色素瘤活性部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2、5、6和黄酮类化合物3、4、7可能为PPNE抗黑色素瘤的活性基础。该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其资源奠定了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