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邓晓辉; 康亚辉; 张丽秀; 贺锐*; 常璞; 方惠娟; 周艳芝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22, 37(14): 2621-2624.
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2.14.027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轮状病毒(RV)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轮状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新生儿病房492份粪便标本,使用免疫层析法检测RV抗原,结果应用SPSS22.0对其流行病学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2例新生儿中检出RV感染130例,检出率26.42%,其中男性26.30%,女性为2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新生儿的轮状病毒感染率高于晚期新生儿(34.05%,16.43%,χ2=19.285,P<0.01);足月新生儿感染率高于早产(28~37周)新生儿(31.07%,18.58%,χ2=9.221,P<0.01);正常体质量新生儿感染率高于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30.03%,19.53%,χ2=6.297,P<0.05);剖宫分娩、自然分娩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30.19%、2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四季中夏、秋季感染率高于其余季节(29.89%,32.26%,χ2=9.5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龄、孕周及分娩方式为新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针对新生儿RV感染要制定集束化防控措施,注重隔离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患儿,最大程度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