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大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20032012年首次经病理诊断证实的1 040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发病年龄、性别、结直肠比(CR=结肠癌频数/直肠癌频数)、病理类型、Dukes分期等方面比较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大肠癌临床特征差异。结果主城区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64.27±12.81)岁]高于非主城区[(58.66±13.39)岁],非主城区患者青年组所占比例高于主城区,而老年组所占比例低于主城区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城区与非主城区患者均以男性多发,2003年与2012年相比,非主城区男女比例由4.00降至0.96,女性患者比例有增多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城区男女比例也由1.03降至0.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城区女性结肠癌更易分布在右半结肠,而男性结肠癌更易分布在左半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城区大肠癌CR=0.64,非主城区CR=0.34,主城区结肠癌比例高于非主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年龄段CR值有显著差异。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大肠癌均以腺癌为主,且非主城区青年组低级别腺癌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主城区肿瘤Dukes分期以Dukes B期为主(34.4%),主城区以Dukes C期为主(33.7%)。结论该院20032012年收治的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大肠癌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直肠癌发生部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应重视不同地区大肠癌的筛查,及早发现早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