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轮《萧山市志》以1005万字的篇幅一举夺得全国新修县(市、区)志字数之首,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注释(该志主要体裁之一),还有第5册共300万字的"社会课题调查",以及尚未正式出版的第6册80多万字的"口述历史"。文章对二轮《萧山市志》篇幅的"千万之谜"进行了剖析,认为采取"边注""社会课题调查""口述历史"等体例创新是形成《萧山市志》"鸿篇巨制"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该志的编纂者们认为:篇幅长的志书不一定不好,篇幅短的志书不一定就好,关键看质量;片面地强调控制志书的篇幅是不对的,这不仅束缚了修志人员的手脚,对志书的资料性也有很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