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结直肠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与增生性息肉(HP)在白光内镜和图像增强模式(IEE)下的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1日至2018年2月29日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镜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的7 3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白光+IEE[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或蓝激光成像技术(BLI)]下,SSA/P与HP、SSA/P伴细胞异型(SSA/P-CD+)与SSA/P不伴细胞异型(SSA/P-CD-)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内镜下形态特征对SSA/P、SSA/P-CD+的诊断价值。结果 7 384例患者共检出息肉3 401枚。其中,SSA/P 164枚(135例患者),对照组HP 270枚(223例患者)。与HP组相比,SSA/P以右半结肠、直径>5 mm多见,多表现为Ⅱ-O型腺管开口、表面黏液、积云样表面、形态不规则、曲张微血管、颜色发红,更易合并其他部位结肠腺瘤、结肠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SA/P-CD-组相比,SSA/P-CD+组以右半结肠、直径>5 mm多见,多表现为Ⅱ-O型腺管开口、表面黏液、积云样表面、形态不规则、曲张微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上述任意两项内镜下形态特征,对SSA/P进行诊断:灵敏度:59.15%,特异度:95.56%,准确性:81.80%,阳性似然比:13.32,阴性似然比:0.43;对SSA/P-CD+进行诊断:灵敏度:92.16%,特异度:95.56%,准确性:95.02%,阳性似然比:20.76,阴性似然比:0.08。结论 通过观察病变在白光和FICE/BLI模式下的形态特征,可有效区分SSA/P与HP,特别是SSA/P-CD+与HP。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