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FM)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53例FM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FM患儿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n=23)和幸存组(n=30)。比较2组FM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入院前病程等),入院前及入院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结局等。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测FM患儿死亡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与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2组FM患儿性别构成比、入院前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3例患儿中,入院24 h内死亡为16例(16/23,69.6%),入院72 h内死亡为20例(20/23,87.0%)。入院前以胃肠道症状最多见(38/53,71.7%),其次为呼吸道症状(25/53,47.2%)和发热(20/53,37.7%)。2组患儿年龄,住院时间,入院前有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者所占比例,入院时低血压、微循环障碍和意识障碍者所占比例及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检查:2组患儿血乳酸、血清Ca~(2+),动脉血pH值、碱剩余、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3例患儿中,50例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心包积液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入院时心电图结果显示Ⅲ°房室传导阻滞(AVB)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患儿均接受综合治疗,其中临时心脏起搏器使用率、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乳酸、动脉血pH值及碱剩余、血清Ca~(2+)、INR、APTT和VIS对预测FM患儿死亡的AUC分别为0.776(95%CI:0.621~0.890,P<0.001)、0.804(95%CI:0.664~0.905,P<0.001)、0.829(95%CI:0.692~0.922,P<0.001)、0.702(95%CI:0.559~0.821,P=0.01...

  • 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