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定量探讨三生空间的冲突可为国土空间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以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为研究区,利用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的五期影像,构建三生空间冲突测度模型,探求大运河江苏段三生空间冲突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年-2018年三生空间格局变化明显:生产空间的面积由38408.59 km2持续减少到31993.95 km2,降幅16.7%;生活空间的面积逐年增加,从1980年的7283.18 km2到2018年的13273.86km2,增幅达82.3%;生态空间面积整体保持稳定。38年间研究区的空间冲突也随之发生变化:稳定可控的区域零散分布于运河周边,面积变化趋势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于2000年达到最小值;基本可控的大片地区与大面积的水体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变化趋势与稳定可控一致;基本失控的区域散布于整个研究区,但面积逐年下降;严重失控的地区主要集中于研究区南部(镇江、常州等),前期呈现扩张之势,2000年之后开始收缩。冲突强度较低的土地利用结构以水体和建设用地为主,冲突强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发生在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此外,部分林地和局部水体处于长期失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