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血小板变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意义,以及指导临床早期预测并预防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例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资料,男性1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5.1岁,年龄范围47~80。根据术后双下肢血管B超检查结果分为无栓组(n=24)和血栓组(n=26)。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量,并计算其各自差值,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量差值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检验血小板计数差值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若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差值无统计学意义,而血小板计数差值有统计学意义,制作ROC曲线,确定其最佳筛选点。若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对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差值和血红蛋白量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结果 无栓组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值为(30.4±14.8)×109/L、血栓组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值(53.5±15.2)×109/L,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小板计数差值的手术前后最佳筛选点为34.0×109/L;无栓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量差值为(20.8±9.3) g/L、血栓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量差值为(24.0±10.7) g/L,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值能够有效预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当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值≥34.0×109/L时,应尽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