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胎盘早剥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广丽; 张英奎; 李雅丽; 王笑笑; 杨越; 于璨; 王莉*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39(12): 1621-1625.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8.12.016

摘要

目的了解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河北省22所监测医院入院分娩的218 880例孕产妇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人口分布、地域分布和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 880例孕产妇中诊断为胎盘早剥者669例(0.31%);不同地区发生率整体趋势符合南高北低、区域性经济中心高于周边地区;省市级医院患病率高于县乡级, 医院等级越高发生率越高;发病年龄(27.87±4.50)岁, 孕妇年龄的发生率呈"J"型分布,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合并高血压(OR=1.65, 95%CI:1.09~2.50), 轻度子痫前期(OR=3.65, 95%CI:2.40~5.56), 重度子痫前期(OR=4.72, 95%CI:3.86~5.76)和贫血(OR=2.41, 95%CI:2.05~2.83)是胎盘早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早剥患病率在<20岁和≥35岁都较高, 建议适度孕育, 针对不同地区, 尤其是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加强监测, 对改善围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