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港水库水体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因素

作者:徐艺轩; 连懿*; 陈兴梅; 莫训强; 贺梦璇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1(01): 55-62.
DOI:10.19638/j.issn1671-1114.20210109

摘要

针对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湿地水体退化问题,以北大港水库为对象,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上对Landsat-8遥感影像进行CART决策树分类,得到2013—2019年各月水体分布结果,并对水体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北大港水库水体主要分布于水库中部及东南部的永久性水域以及东北部及西南部的季节性沼泽.②水体面积时空变化显著,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增减交替的变化趋势,夏季水体面积最大,平均水体面积为106.2 km2,秋季水体面积最小,平均水体面积为82.67 km2.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水体面积总体呈现夏季向水库东北部及西南部的季节性沼泽扩大,秋季向水库中部及东南部永久性水域缩小的变化趋势.③滨海湿地水体面积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温和降水量,人为因素为环境补水工程的实施.水体面积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变动是导致湿地水体面积改变的主要自然因素.环境补水工程的实施可以短期内迅速提升水体面积的大小,当实施二次蓄水工程时,水体面积的增加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增加的水体面积达到饱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