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整书阅读"由叶圣陶先生于1941年首次提出,他提到"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曾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这里的整本书阅读主要是指名著阅读。此后,一线教师开始关注并尝试整本书阅读指导。随着统编语文教材把"名著导读"安排进教材单元内容,高中语文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整本书阅读"迅速成为本轮语文课改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课型。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势必呼唤新测评。于是,各地中高考陆续增加名著阅读试题,以发挥考试对于教学的评价与引导作用,以考促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