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宰后贮藏过程中滩羊肉保水性变化的机制,以6月龄滩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贮藏0、4、8 d时pH值、蒸煮损失和离心损失变化情况;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研究不同贮藏时间滩羊肉中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pH值先降低后略有回升,蒸煮损失与离心损失均持续升高。蛋白质组学鉴定出核心差异蛋白质10个,原肌球蛋白2(TPM2)、肌球蛋白轻链1(MYL1)、肌钙蛋白I2(TNNI2)、肌钙蛋白C2(TNNC2)、肌钙蛋白T3(TNNT3)、肌球蛋白轻链2(MYL2)、辅肌动蛋白α3(ACTN3)、肌动蛋白(细胞质1)(ACTB)、肌动蛋白α1(ACTA1)、辅肌动蛋白α2(ACTN2)。其中TPM2、MYL1、TNNI2、TNNC2、TNNT3、MYL2、ACTN2在0~4 d上调表达,4~8 d下调;ACTB、ACTA1在0~4 d下调表达,4~8 d 上调;ACTN3持续上调。这些蛋白质位于肌节、肌纤维、细胞膜,通过与细胞骨架蛋白或离子结合,参与肌肉收缩以及ATP酶活性的调节,引起肌肉收缩及肌肉结构变化,最终影响滩羊肉的保水性。肌肉pH值对肌肉结构蛋白质ACTB、ACTA1、MYL1、TNNC2、TNNT3、ACTN2、TPM2、TNNI2有显著影响,pH值及MYL1、ACTA1、ACTN3对蒸煮损失有重要影响,MYL1与ACTN3对离心损失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