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青年被认为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相较于其他群体,其更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近年来,青年“摸鱼”行为引发了大众持续关注与讨论。个别青年“摸鱼”是欲达而不求速、从众的比较、“反卷”的表达等社会心态的反映,源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思政课参与不足以及错误义利观误导等因素。个别青年陷入“摸鱼”误区,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整体环境因素。助力青年走出“摸鱼”泥淖,需要国家、学校、家庭等多方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