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残余效应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彤; 秦新苗; 武园园; 张智芳; 尚春明; 张粟*
来源:中国马铃薯, 2023, 37(05): 397-408.
DOI:10.19918/j.cnki.1672-3635.2023.05.002

摘要

光环境可以改变马铃薯组培苗的形态特征,同样,光环境变化也会对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原始光环境调控残余效应对马铃薯组培苗产生的影响,试验收集了非连续性LED光源(T0)下培养的‘克新1号’马铃薯组培苗,重新接种后分别置于荧光灯(Fluorescent light,FL)和全光谱LED(Whole spectrum LED light,W-LED)光源下连续培养五代,并持续监测新光环境下第一、二、三、五代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情况。调整光环境后,新光环境下的第一代马铃薯组培苗受到外植体内原始光环境调控残余效应的影响,其生长情况显著异于该光环境下其他代数的马铃薯组培苗。第一代28 d苗龄组培苗的株高、增殖系数显著低于第二、三、五代,随着新光环境调控的持续影响,荧光灯下第二、三、五代的株高、增殖系数和壮苗指数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31%、16.35%和23.36%,全光谱LED光源下分别为8.80%、11.28%和36.08%。两种新光环境下相同苗龄的第一代组培苗的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赤霉素(Gibberellins 3,GA3)含量均低于其他代数。不同代数茎叶部分内源激素变化表明,原始光环境控制效应会在马铃薯组培苗外植体中保留。然而,随着新光环境的持续影响,原始光控残余效应逐渐消退,马铃薯组培苗开始适应新的光环境,并逐步表现出与其相匹配的生理特点。全光谱LED光环境下第三代组培苗的壮苗指数和增殖系数分别较荧光灯光环境高36.67%和25.15%,第五代分别比荧光灯光环境高45.26%和12.81%。因此,全光谱LED光环境更适用于以培养壮苗、快速扩繁为目的的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