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女性身份构建是中美女性主义成长小说的内容核心和叙事重点,在《饥饿的女儿》《紫色》中体现为边缘人的声音。《饥饿的女儿》强调女主人公生理、精神、性爱层面的郁结,这与《紫色》强调黑人女性被困于种族、性别、阶级而无法抒发自我的困境是相似的。两部小说均采用饥饿叙事构建出边缘人身份,但不局限于单纯地还原或呈现。在此基础上,两部小说通过女性欲望言说和个人生态诉求解构旧有身份的同时塑造新的文化认同,以此达到边缘人发声的目的。在女性主义风靡的当下,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角度重读这两部小说,有助于了解特定背景下女性尤其是边缘女性的真实需求、复杂经历和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