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近代中国强化民族认同的历史情境下,历史教科书可谓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的一个典型文本。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表述,是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在文本中的最初体现。清末知识精英所倡导的“中华民族”,并未得到时人的普遍认可,民国初建之时历史教科书编者才开始用到“中华民族”概念。到了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开始较多地被教科书所采用。通过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教科书彰扬了民族融合宗旨,使得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成为一种公共知识,先进入教育系统,进而普及社会,逐渐得到国人的认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发,代表着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初步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