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氮肥添加试验,研究6个群落优势种在不同施氮(N)水平下叶片碳(C)、N、磷(P)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6个物种叶片N、P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表现为: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最高,为24.5和2.51 g·kg–1,其叶片N含量低于而P含量高于我国其他草地的豆科植物;其余5个物种叶片N、P质量浓度分别为11.5–18.1和1.49–1.72 g·kg–1,嵩草(Kobresia myosuroides)叶片N含量最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叶片P含量最低,与我国其他区域的研究结果相比,其叶片N和P含量均低于我国其他草地非豆科植物。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大,6种群落优势种叶片的C和P含量保持不变;其他5种植物叶片N含量显著增加,黄花棘豆叶片N含量保持不变。未添加氮肥时,6种植物叶片N:P为7.3–11.2,说明该区植物生长更多地受N限制。随N添加量的增加,除黄花棘豆外,其他5种植物叶片N:P大于16,表现为植物生长受P限制。综合研究表明,青藏草原高寒草甸植物叶片N含量较低,植物受N影响显著,但不同物种对N的添加反应不同,豆科植物黄花棘豆叶片对N添加不敏感,其他5个物种叶片全N含量随着N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高寒草甸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兰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