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脑积水可调压分流管分流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SEHS)的临床资料, 为术后随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儿共102例, 其中发生SEHS 16例。16例患儿中, 男11例, 女5例;年龄3个月~13岁, 平均2.5岁;总结这些患儿的年龄、临床表现、SEHS出现时间、治疗方式(单纯调压或联合钻孔引流)、预后情况等。调压治疗为每次调高10~20 mmH2O(1 mmH2O=0.009 8 kPa), 间隔2~4周复查, 如复查SEHS未减少, 则建议调压联合钻孔引流治疗。结果 16例患儿中, >3岁3例, ≤3岁13例。11例为单纯调高压力治疗, 5例需调高压力联合钻孔引流, 且年龄均≤3岁。2例出现症状:1例为呕吐, 另1例为头及肢体抖动;14例无症状。出现SEHS的时间距离分流手术时间:≤1个月者5例, 均通过单纯调高压力治愈;>1~3个月者5例, 2例需联合钻孔引流;>3~6个月者3例, 1例需联合钻孔引流;>6个月者3例, 2例需联合钻孔引流;5例需联合钻孔引流的病例SEHS出现时间距离分流手术的时间分别为1个月21 d、2个月7 d、4.5个月、7.5个月、25.0个月。出现SEHS的时间距离最近1次复查未出现SEHS的时间:≤1个月者7例, 均通过单纯调高压力治愈;>1~3个月者5例, 3例需钻孔联合调高压力治愈;>3个月4例, 2例需钻孔引流联合调高压力治疗;需联合钻孔引流的病例SEHS出现的时间距离最近1次复查未出现SEHS时间分别为1个月14 d、2.0个月、3.0个月、7.0个月及8.0个月。16例患儿中因调压阀故障2例, 其余病例均治愈。6例为单侧SEHS, SEHS量为11~75 mL, 平均39.0 mL, 均调高压力治愈;10例为双侧, 双侧SEHS量共23~380 mL, 平均158.2 mL。6例单侧SEHS中, 5例为引流管置入侧。结论儿童脑积水可调压分流管分流术后出现SEHS大多无症状, 较少引起临床症状;SEHS大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 尤以3个月内为多, 发生在1个月以内的SEHS均通过单独调高分流阀压力治愈。因此, 在分流术后早期只需适当缩短随访时间, 尽早发现SEHS, 即可通过调压治愈SEHS, 降低钻孔引流术的概率。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