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阐明毒死蜱在防治大豆食心虫过程中的残留消解特性,评估其使用安全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分析了毒死蜱在大豆植株、全豆或大豆籽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2 250 g·hm-2×1次和1 500 g·hm-2×2次的试验剂量条件下,毒死蜱在大豆植株中的原始沉积量达17.24~19.69 mg·kg-1,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_t=17.403 0e-0.165t和C_t=12.039 0e-0.122 t,半衰期分别为3.5和2.7 d。毒死蜱在全豆中原始沉积量较低,为1.78~2.98 mg·kg-1,药后1~3 d消解平缓,5~10 d消解较快,10 d后又趋于平缓,2 250 g·hm-2×1次、1 500 g·hm-2×2次试验剂量条件下的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_t=2.136 3e-0.217 t和C_t=2.684 7e-0.199 t,半衰期分别为4.0和3.0 d,比在植株中的半衰期长0.3~0.5 d。药后0~21 d全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均超过0.02 mg·kg-1的国家限量标准,此时间段内采摘菜豆食用具有潜在食用安全风险。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虽然较低,但其消解速度较慢,特别是在超推荐剂量情况下使用,药后28 d仍然有较高的残留。按照推荐剂量在大豆上施药2次,药后14,21,28 d大豆籽粒中均未检出毒死蜱残留,表明毒死蜱可用于大豆的安全生产。
-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