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以人体健康风险和食物链风险为主,对生态安全关注较少,缺乏生态风险的相关内容。准确推导土壤污染生态阈值,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及标准的重要基础。本文围绕当前国内外常用土壤污染生态阈值推导过程,以及基于植物和土壤无脊椎动物个体以及微生物群落等不同生态受体推导生态阈值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推导土壤污染生态阈值的主要程序,即:基于实验室内生态毒性数据进行统计外推的方法存在物种代表性不足、生态相关性差以及缺乏场地-特异性等缺点,指出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精确度高、准确性强的污染物暴露剂量-效应模型的可行性,提出整合文献和毒理数据库中个体水平及野外生物群落水平生态毒性效应数据的场地-特异性土壤污染生态阈值推导框架;同时建议今后重点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野外土壤生物群落评估终点指标体系建立;(2)场地-特异性暴露-效应关系模型构建;(3)实验室生态毒理数据的筛查、评价及野外校正;(4)土壤生物毒理数据库平台搭建。以期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基于生态风险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及标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