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4D-CT联合呼吸门控技术应用于转移性或原发性肺癌的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探讨其靶区大小、剂量学差异、放疗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32例转移性或原发性肺癌患者(共54个病灶)的数据,将患者CT数据通过4D软件程序进行处理,共得到10组CT图像,制订呼吸门控计划和常规放疗计划,比较2种计划勾画的靶区体积及剂量,并在治疗结束3个月内随访观察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与常规计划比较,呼吸门控计划下的内靶区(ITV)、计划靶区(PTV)体积更小,95%PTV接受的剂量(D9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门控计划下的正常肺组织接受放射剂量高于20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正常肺组织接受放射剂量高于5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5)、双肺接受的平均剂量(MLD)和脊髓1 cm3体积接受的剂量(D1cc)较常规计划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表明,1~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5.0%,治疗总有效率为65.6%。结论 4D-CT联合呼吸门控技术可应用于肺癌的SBRT,尤其适用于多发肺转移瘤患者,能精确追踪多个肿瘤位置,在保证治疗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不良反应的发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