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6月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72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PFA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测量血液中的TNF-α、IL-6、IL-10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腹腔内压力、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等,评估脏器功能,观察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 d后,两组心率、氧合指数、腹腔内压力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心率、腹腔内压力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后,两组心率、白细胞计数、腹腔内压力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心率、腹腔内压力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TNF-α、IL-6、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液净化治疗3 d,两组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的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均升高,治疗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后,两组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需要继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PFA可以更好地调节血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 单位
    大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