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制备方法及制备后速冻时间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g)含量和Ⅷ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400 mL全血的新鲜冰冻血浆(FFP)随机分为6组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每组各20例,A1组: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法+制备后速冻时间小于1h; A2组:离心后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法+制备后速冻时间小于1h; A3组:离心后手工制备法+制备后速冻时间小于1 h; B1组: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法+制备后速冻时间大于1 h; B2组:离心后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法+制备后速冻时间大于1 h; B3组:离心后手工制备法+制备后速冻时间大于1 h,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Fg含量和Ⅷ因子含量,并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果 6组Fg含量分别为(A1:245.29±27.44,A2:227.13±18.68,A3:221.11±20.95,B1:182.12±9.15,B2:163.68±15.50,B3:155.61±19.28)mg,Ⅷ因子含量分别为(A1:115.86±27.99,A2:93.79±36.29,A3:91.92±34.75,B1:83.04±18.82,B2:66.33±19.57,B3:69.34±13.26)IU。A、B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A1组Fg含量及Ⅷ因子含量明显高于A2及A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1组Fg含量及Ⅷ因子含量明显高于B2及B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3种制备方法均可见制备后1h内速冻组的Fg含量及Ⅷ因子含量高于制备后大于1h速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后速冻时间小于1h所得冷沉淀凝血因子效率更高,质量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