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C57BL/6小鼠肝癌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HMGB1loxp/loxp/Alb-Cre+/-为肝脏特异性敲除HMGB1基因(KO) 的小鼠, 同窝出生的HMGB1loxp/loxp/Alb-Cre-/-, HMGB1loxp/WT/Alb-Cre+/-和HMGB1loxp/WT/Alb-Cre-/-为野生型(WT)小鼠。分别取6只出生12 d的雄性WT和KO的小鼠, 一次性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25 mg/kg。6个月后取肝组织HE染色评价病理学改变并统计各组小鼠肝癌发生率;取各组小鼠血清样本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小鼠瘤组织内HMGB1蛋白的表达和胞内定位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小鼠瘤组织内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两组小鼠瘤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线粒体DNA拷贝数。组内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WT小鼠相比, KO小鼠肝/体质量比明显下降(t = 2.634, P = 0.022 5);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有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406 2,P = 0.693 2)。WT小鼠肝脏表面可见较多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 组织学类型为肝细胞癌, 不同基因型WT小鼠肝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KO小鼠的肝癌发生率明显降低(t = 8.521,P < 0.001)。和WT小鼠瘤组织相比, KO小鼠瘤组织内HMGB1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和核呼吸因子1表达量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6.238、4.852, P值分别为0.033 5、0.041), 线粒体DNA拷贝数明显降低(t = 9.211, P < 0.01);WT小鼠瘤组织线粒体DNA拷贝数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t = 8.305, P = 0.014 2)。结论 HMGB1通过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促进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形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