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

作者:施丽飞*; 葛言; 尹可欣; 张娜; 蔡润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 31(09): 1088-1091.
DOI:10.13381/j.cnki.cjm.201909021

摘要

目的分析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和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为麻疹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支持。方法同时采集2017-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和咽拭子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麻疹IgM抗体,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咽拭子标本中的麻疹病毒核酸。结果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1.54%,Real-time PCR法检测阳性率为44.23%,其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P<0.01)。ELISA方法在出疹3 d内采集的阳性率为12.77%,Real-time PCR方法的阳性率为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P<0.01);ELISA方法在出疹3 d后采集的阳性率为0.00%,Real-time PCR方法的阳性率为15.3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检测敏感性为25.00%,病原学检测敏感性为95.83%,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21.74%,阴性符合率为96.55%,总符合率为63.46%。ELISA和Real-time PCR法对有免疫史的病例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75%和37.50%,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05);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30%和47.20%,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P<0.01)。结论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和灵敏度均高于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以在日常检测工作中作为常规方法推广,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应在出疹3 d内采集样本。

  • 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