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内科医生抗凝知识知晓及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芦颜美; 汤宝鹏*; 商鲁翔; 薛小临; 刘兵; 刘兴斌; 范洁; 俞杉; 蔡琳; 郑强荪; 付华; 陶建虹; 张钲; 贾绍斌; 边惠萍; 任澎; 王忠; 姜述斌; 格桑罗布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 (05).

摘要

目的 调查中国西部地区的内科医生对抗凝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抗凝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西藏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内科医生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及学习经历、抗凝知识知晓、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职称专业、工作年限、对抗凝药物以认识等)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 671份,回收有效问卷2 436份,应答率为91.2%。CHA2DS2-VASc评分总体知晓率为81.9%,HAS-BLED评分总体知晓率为71.6%,各地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科室、参加讲座频率与脑卒中评分知晓具有相关性。一级及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使用抗凝评分作为抗凝治疗依据的比例分别为26.7%、45.0%、59.4%,认为抗血小板治疗可替代抗凝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6.6%、45.6%、3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科室、参加讲座频率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知晓具有相关性。甘肃省、四川省内科医生倾向使用华法林,而培训学习频率越高,越倾向于使用NOACs。结论 中国西部地区内科医生的抗凝知识知晓及抗凝药物使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学历及医院等级差异;而多次培训学习可强化内科医生的抗凝知识的知晓及NOACs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