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法两国之间的戏剧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1735年法国伏尔泰根据汉学家马若瑟译本《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以来,至今,中法戏剧文化交流已经有280多年的历程。19世纪初期,法国汉学家儒莲和大巴赞翻译的《灰阑记》等多种剧目出版以后,在法国引起了一股“中国戏剧热”的高潮。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戏剧文化开启了一种自由、开放的创作形态,1980年在法国演出的话剧《茶馆》,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进入21世纪,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戏剧作品新版《茶馆》和《第七天》入围阿维尼翁戏剧节内单元剧目展演。中国主流戏剧观以其人民性、开放性、创新性不仅与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创节理念具有某种契合性,而且实际上构成后者的文化引领。中国戏剧在法国的接受历程和案例表明,我国经典戏剧作品要在海外成功演出、有效传播,首先必须构建一个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戏剧故事的戏剧内容,其次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别具一格的世界舞台样式。只有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增强戏剧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才能使中国的戏剧故事在法国乃至全世界焕发出属于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化光芒。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