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对肝癌移植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肝癌移植瘤小鼠肠道菌群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 45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隐丹参酮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隐丹参酮组小鼠通过腋下注射H22细胞建议肝癌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直径超过1 cm后,隐丹参酮组小鼠腹腔注射隐丹参酮进行治疗,其余两组小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2周后,处死3组小鼠,比较3组小鼠体重、肿瘤重量、肠道屏蔽功能指数、肠道菌群含量、多样性与丰富度,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但隐丹参酮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丹参酮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模型组,抑瘤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含量均增加,而隐丹参酮组小鼠肠道菌群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肠道屏蔽功能指数均升高,而肠道内容物菌群多样性与丰富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丹参酮组小鼠肠道屏蔽功能指数均低于模型组,而肠道内容物菌群多样性与丰富度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率均上升,而CD4+/CD8+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丹参酮组小鼠外周血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率较模型组上升,而CD4+/CD8+值较模型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丹参酮可有效抑制肝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的增殖,并有助于提高肝癌移植瘤小鼠肠道屏蔽功能、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以及提高其细胞免疫功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