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注CO2吞吐是提高致密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研究吞吐过程中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提高CO2吞吐效果的关键。基于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7储层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注气压力下CO2吞吐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注气压力、吞吐次数和闷井时间对不同直径孔隙中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注气压力的升高,驱油方式发生变化,原油最终采收率不断增大,所需吞吐次数不断减少,平均采油速度不断提高;当注气压力大于最小混相压力(MMP)时,CO2能够进入微细孔隙,甚至抽提出死孔隙中的原油,降低最小孔隙动用下限;当注气压力保持恒定时,增加吞吐次数无法降低微细、小孔隙中剩余油饱和度,但却能够有效降低中等、大孔隙内的剩余油饱和度;当注气压力大于最小抽提压力(MEP)时,增加闷井时间不但能够提高中等、大孔隙中原油采收率,还能降低最小孔隙动用下限;中等孔隙和大孔隙内的剩余油仍然是CO2吞吐挖潜的主要方向。研究成果为姬塬油田长7段储层的注气开发提供了方法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