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中国的“社会服务”理念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其内涵存在着重大的在地化转变。20世纪初,北京青年会传教士步济时等人将美国基督教界的“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引入中国,并与中国学生共同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社会服务”团体——北京社会实进会。无疑,步济时在中国发起社会服务受到了美国“社会福音”中的“社会救赎”观念的影响。然而,作为对中国学生救国关怀的一种回应,“社会服务”逐渐与构建现代中国的理想产生联系。在实践中,实进会的中国学生将“社会服务”的意义重新诠释为在知识、道德和身体三个方面塑造现代“国民”。“社会服务”的意义因此由“社会救赎”转变为“国家救赎”,成为近代中国救国思潮中一种值得注意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