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少见原发于眶内卵黄囊瘤的病理学特征,并讨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学鉴别要点。方法分析1例原发于左侧眶尖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表现,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颅内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患者男性,2岁。表现为左眼上睑下垂并眼球突出。MRI显示颅底肿瘤侵犯左侧后组筛窦、眼眶及翼窝并蝶骨翼板,左侧上颌窦后壁、筛骨及眼眶尖部骨质破坏,与硬膜分界尚清,未突破硬膜向脑实质浸润。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眶尖区之眶内外,累及左侧海绵窦区,位于硬膜外尚未侵入硬膜下区,无包膜,破坏眶尖区骨质,长入蝶窦和筛窦。肿瘤组织由许多相互交通的间隙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衬覆胞质透亮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深染、不规则且核仁突出,核分裂象多见;可见SchillerDuva(lSD)小体结构,为单个圆形或长形乳头状结构,含有单个血管的纤维血管轴心,被覆柱状细胞,乳头占据的间隙衬覆立方、扁平或"鞋钉"样细胞;肿瘤细胞内或细胞间可见嗜伊红且PAS阳性透明小体。肿瘤细胞弥漫表达细胞角蛋白,灶性表达甲胎蛋白、CD99和CD117,但不表达CD30、CD45、胎盘碱性磷酸酶、突触素、嗜铬素A和CD34。连续组织切片HE染色未发现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左侧眶尖原发性卵黄囊瘤(WHOⅣ级)。结论颅内卵黄囊瘤好发于青少年,多生长于中线结构,具有特殊的组织学构象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预后不良,诊断时应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相鉴别,并注意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